新闻中心 分类>>

体育的“初心”是什么?不妨看看1979年的《体育课程大纲

2024-03-17 15:13:13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体育的“初心”是什么?不妨看看1979年的《体育课程大纲纪伯伦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在瞬息万变的繁华世事中,我们是否始终如一的保持着最初的信念?

  近日,动商研究中心王宗平教授在家整理书橱,发现了许多“宝贝”,其中有一本1979年1月第一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学大纲》(实行草案),价格0.1元······。原来,学校体育的初心,是那么的率真、那么的硬核、那么的给力。

  一、学校教育质量,要德、智、体全面衡量。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予以重视。高等学校的体育工作,要为培养又红又专、体魄健全的各种专门人才,为增强中华民族的体质,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为此,特根据《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的精神,制定本规定。

  二、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指导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逐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向学生进行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树立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

  评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成绩,最根本的是看学生的体质是否有所增强。具体的就要看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看体育教研室发挥的作用;看体育教学的质量;看群众体育活动开展的情况,《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通过的人数;看体育运动的技术水平;看学生的健康状况。

  要教育学生认真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把“身体好”真正作为评选“三好”学生的重要标准之一。

  三、高等学校体育工作要面向全体学生。贯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重点抓好普及;同时,也要不断提高体育运动技术水平。

  四、体育工作必须与卫生保健工作密切结合,实行医务监督,结合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进行体育卫生知识教育。对病残学生要作出安排,积极开展医疗体育活动。

  五、学生在参加生产劳动和军训期间,也要适当开展体育活动。不能以劳动和军训代替体育。要根据军训和备战的需要,结合学校的专业特点,逐步开展军事体育活动。

  六、体育课是高等学校学生的必修课程,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颁发的教学计划和《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学大纲》(试行),结合学校的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制订各年级的教学计划,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有条件的学校应在三年级以上的各年级继续开设体育课。体育课应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注意体育基本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尤其要重视实际的锻炼。根据需要和可能,逐步采用幻灯、电影、电视、录像等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要在身体全面训练的基础上,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二种运动手段,坚持长期锻炼身体。

  体育课要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严格训练,严格要求,严格纪律。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体育课应按男女生分班上课。有条件的学校逐步做到按健康状况分组教学,对体弱有病的学生应尽可能开设保健体育课。

  七、建立严格的考勤和考核制度。体育课为考试课程。要按照《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的要求,结合本校情况,制定出考核项目和标准,并在学年初向学生公布。全学期缺课超过体育课总时数三分之一以上者,不予评定成绩。成绩达不到良好者,不能评为“三好”学生。考试不及格者,按一九七八年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的暂行规定》处理(注)。学生因病残免试体育,需经医生证明,体育教研室和系主任批准,送教务处备案。

  八、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对搞好学校体育极为重要。学校应紧密结合体育教学、群众体育和运动训练等方面的工作,把体育科研工作开展起来,并纳入学校科研规划。体育教研室要根据科研规划,具体组织教师进行科研工作。要定课题、定人员、定措施和完成时间。学校要在物质设备和图书资料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保证。

  学生要坚持每天做好早操和课间操,每周参加两课时以上的课外体育活动(列入课表)。未开体育课的三年级以上学生,要有领导地组织锻炼小组或运动队,有计划地进行体育锻炼。各年级学生都要保证平均每天有一小时以上的体育锻炼时间。

  十、《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是我国的一项体育制度,学校要积极推行,在经常锻炼的基础上,定期进行测验、登记。但不要搞突击,防止形式主义。

  十一、在普及体育运动的基础上,学校要建立以传统项目为主的运动队。运动队要制定训练计划,坚持业余训练,每周训练三次左有,每次九十分钟左右为宜。院校领导对参加运动队的学生,应予以支持。要加强运动队的管理,切实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关心队员的学习和生活,使他们在德、智、体各方面都得到发展。运动队要在开展学校群众体育活动中起骨干带头作用。

  十二、要健全学校体育竞赛制度。竞赛活动,要注意群众性和经常性,坚持小型多样、单项分散、以校内为主的原则。每年应举行校内田径运动会,以推动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

  十三、体育场地和器材设备是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物质基础。学校每年要适当安排一定的体育经费,购置体育器材设备和维修、扩建体育场地。同时,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方针,提倡自己动手,土洋结合,自制体育器材和整修体育场地。重点学校和有条件的院、校,应争取建立风雨操场。

  十五、体育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上好体育课,搞好课外体育活动、运动队训练和体育科学研究工作,以利于增强学生体质。体育教师要关心,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思想,认真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

  十六、要加强高等学校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逐步做到120—150名学生配备一名体育教师,并保持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高等院校的体育系要有计划地为高等学校培养合格的体育教师;有条件的普通大学,也可以举办体育师资班,培养部分师资。

  要保证体育教师至少有六分之五的时间从事业务工作。注意发挥老教师的专长,鼓励他们在学术上多作贡献,提倡以老带新,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有计划地组织青年教师和部分中年教师进修。要分别不同情况,采取业余和脱产进修等方式,尽快提高业务水平。

  十七、要尊重体育教师的辛勤劳动,对老教师和女教师要给予必要的照顾。对于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在体育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教师,要给予表扬和奖励。要关心他们上的进步,并根据有关规定确定和提升体育教师的职称。

  在搞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前提下,要支持体育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参加校外体育工作,以开阔眼界,提高业务能力。教师参加社会体育工作,必须征得教研室同意,报学校批准。

  十八、各省、市、自治区高教(教育)局要建立和健全相应的体育组织机构,配备必要的专职干部,负责学校的体育工作。

  十九、学校要有一名校长、系要有一名系主任主管体有要把体育工作列入校,系工作计划,每学期抓几次,做到计划,期中有检查,期末有总结。主管体育工作的校、系领导部,要深入实际,经常检查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动员各级干部和全体教师关心学生的健康。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和教育工会的作用,协同一致搞好学校体育工作。辅导员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负有重要责任,要“三育”一起抓,把体育工作纳入工作计划,教育和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在总结工作和评选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时,应把体育工作列为重要内容。

  在主管校长的领导下成立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吸收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统一组织和协调全校的体育工作。

  二十、高等学校体育教研室是学校直属教研室,在主管校长和教务处领导下,具体组织全校体育工作。它的任务是:制定学校体育工作计划和有关的规章制度,定期向领导汇报工作,当好参谋;

  协同学校卫生室定期检查学生的身体,每学期要对学生进行身体机能和素质的测定,建立学生健康卡片,积累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以改进工作;

  “有一句话说得好,‘体操、田径进学校,学生体质不会掉;体操、田径进课堂,体质测试不会慌’。如今,能按照这句话去做的学校,却是少之又少,我们的学校体育,为何渐失“运动之母”?

  王宗平教授表示,“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在近30年前持续下滑,原因之一就是体操、田径等基础体育项目渐渐淡出了学校,退出了体育课。”

  现在体育课一般都是跑圈热身、拉伸练习、新授课的讲授、练习、放松组成,或者说是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三步曲,这种形式结构没有问题,问题是运动量普遍偏小。就像王宗平教授所说是“七不三无”的温柔体育课:即“不出汗、不脏衣、不喘气、不摔跤、不擦皮、不受伤、不长跑,无强度、无对抗、无冲撞”。

  该中心创始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国家新一轮高考改革“3+1+2”新模式的最早提出人王宗平教授,针对1905年法国人提出的“智商”、1990年美国人提出的“情商”,加之应试教育盛行、学生体质下降、国民健康堪忧、创新人才匮乏等不争的事实,于2012年5月14日首次在《中国体育报》提出“动商”的概念,从而弥补了人类认识史上的一个缺陷,使人类对自身的三个基本素质——智商、情商和动商的认识得以深化和完善,重新为体育正名,纠正人们对体育的偏见,重新发掘体育的教育功能,让体育重回校园。

  2013年4月23日,国内首个以研究人的运动天赋和运动潜能的重要基地——动商研究中心,在南京理工大学成立。2014年8月K1体育官方网站,“动商研究中心”顺应新媒体发展的时代潮流开通“微信公众号”官方平台,解读体育文件,关注学校体育,关切学生体质,助力健康中国。

  动商研究中心成立七年,在没有专项经费和专职编制的情况下,时常有文章被新华社、学习强国、中国政府网(国务院)、教育部官网、国家体育总局官网收录和转载。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及各地方卫视,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中国体育报、中国科学报、新华日报、文汇报、南京日报、健康时报、半月谈、环球时报等各大报纸,新华网、人民网、新浪、腾讯、澎湃、搜狐等各大网站,全国200多家媒体进行了新闻报道。

  春节寒假回老家,父亲问我在大学干什么工作,我说当老师,父亲接着问当什么老师,我说当体育老师,父亲说当体育老师还要跑到南京去当吗?我说是当大学体育老师,父亲再问当大学体育老师与中学体育老师有何区别吗?我说不一样,父亲继续问……,记得当时好像没有完全说服父亲,但从此我立鸿鹄志,一定要当一个与众不同的体育老师。

  “三十多年了,我一直坚持看《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科学报》《新华日报》《南京日报》《求是》《半月谈》《中国新闻周刊》等报刊杂志……

  不少文章还时常被挂到中国政府网、教育部官网、体育总局官网、科学网、人民政协网、人民网、光明网等网站上……

  不同年代,王宗平写了不少文字,提出许多“奇谈怪论”,有的已经被国家采纳,有的已经传播开来,有的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有的昙花一现,有的引起质疑……

  12、从小学、中学到大学14年体育课,学生没有养成运动习惯,没有学会一项运动技能(2014);

  16、幼儿体育游戏化、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高中体育专项化、大学体育技能化(2014);

  23、2035年的高考模式“2+1+3”,外语被踢出必考科目成为选考科目,体育、艺术(音乐美术)真的纳入选考科目。

  自2014年9月3日国家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国发[2014]35号)颁布之日起,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就不遗余力地在新华社、人民网、《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中国体育报》《新华日报》《南京日报》等主流媒体上反复提出“体育应该成为高考选考科目”,其后在2015年江苏省“”上得到省政协委员丁沃沃、尤小平、柳元照等专家和中学校长的积极响应。

  随着新高考物理遇冷问题的出现,2018年3月,动商研究中心又及时提出“3+1+2”高考新模式(可百度),建议把体育纳入”2”里面的选考科目。2019年5月,动商研究中心与《中国学校体育》合作,发表了一篇《启动“3+1+2”高考新模式,体育有份儿吗?》。2019年广东省”“上,省政协委员李静波也开始呼吁“高考体育选考”!

  更令人鼓舞的是,今年上,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也再次建议将体育增列为选考科目,融入到目前的“3+1+2”新高考模式里。

  人生在世,首先追求的应当是优秀,而非成功。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在此前提下,把成功当做副产品来争取。

  所谓优秀,是在人性的意义上说的,就是要把人之为人的禀赋发展的尽可能的好,把人性的品质在自己身上实现出来。按照我的理解,可以把这些品质概括为四项,即善良的生命、丰富的心灵、自由的头脑、高贵的灵魂。

  最后,借用浙大老校长、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两个非常经典的问题问问我们身边的体育生:

  “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我们学体育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

  在《命定体育》中,卢元镇教授写到:“体育赏给我的命定,让我无妨与无愧,命中注定的体育已与我结下深厚的交情,且终身交和。我无愧成为体育人!”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