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K1 Sports体育思想模板(10篇)
K1 Sports体育思想模板(10篇)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教学的目标、内容、活动方式和方法的规划和设计,亦即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材中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的规划和设计。它是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中的基本要素,其结构和内容直接反映了所培养学生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并对整个教育起着指导和制约作用。
课程的起源和词源,唐代的孔颖达在《五经正义》中写道“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这是我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所能见到的课程一词的最早使用。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亦多处使用课程一词,如“宽着限期,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这里的“课程”主要指的是“功课及其进程”
英文中,课程(curriculum)一词源自阿拉伯语“currere”,原意为“跑道”(race-course),据此,人们将课程理解成“学习的进程”。在英语国家,较早使用“课程”(curriculum)一词的是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斯兵塞(H.spencer)。斯兵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一文中最早使用“curriculum”一词,意指“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
课程的概念: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是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活动,由学校有组织、有计划地编制的教育方案;是有组织的教育内容,它是教和学相互作用的中介;另外,课程泛指各级各类学校某级学生所应学的学科的总和及其进程的安排。
体育课程是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与身体活动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李润中[1]认为将体育课程界定为狭义的体育课程和广义的体育课程两种是适宜的。狭义的体育课程概念。过去人们对体育课程的界定一般都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狭义的体育课程即是指学校体育课程,学校体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课程的一部分,受学校教育目的的制约,它不仅包括在学校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而且还要将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其中,也就是说学校体育课程是介于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之间的。广义的体育课程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体育课程也不断地进行着改革和深化,我国的课程制度根据“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要求,从而由原来的“国家课程”单一模式逐步改变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相结合的课程模式。
毕进杰在《体育课程概念辨析》[2]中得出这样的结论:体育课程是什么是基于对体育课程一种科学的认识,它本身并不带有任何价值判断,中国的体育课程是这样的,外国的体育课程同样如此,体育课程是什么仅仅告诉我们体育课传授的是什么知识和获取这种知识的方法以及其自身存在的目标,但体育课程创造不了教育目的,更不能把这种教育目的灌输给人们,它只能作为一种手段为某种教育目的服务。
黎黎在《卢梭的主体性教育思想研究》[3]中谈到,中国的传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儿童的个性,把儿童培养成了不会独立思考、消极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这样的教育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传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以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有其必然性。作为“发现儿童”第一人的教育家卢梭,他的主体性教育思想所提供的论指导和现实指导,将促使儿童的主体性更好地在教育活动中得到培养和发挥,使儿童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主体。
刘汝萍在《杜威兴趣教育思想研究》[4]中认识到杜威兴趣教育思想启示我们,在课堂教学方式与课程设置,教师不应只关注教材本身,而应注意教材和学生当前的需要和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师不能仅关心学问与知识这一问题。涂诗万[5]认为杜威的思想虽然庞杂,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杜威认为教育只是哲学的实验室,从这个角度来说,杜威的哲学同时也就是杜威的教育哲学。
刘峻杉在《老子教育思想研究的中西比较及其方启示》[6]一文中说到,在老子教育思想的研究与实践中,研究者也有必要突破学院自身的限制,达到思想与视野的更大开放性。这种开放性除了目前已经实现的向西方思想敞开之外,更应该重视的是“向历史敞开”以及“向民间敞开”。老子教育思想研究突破学院传统的围墙,以理性和谨慎的态度,怀着荣格那样勇于探索的勇气,走进原生态的道家思想,会对老子教育思想的深入解读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老子思想对于推进人文与科学精神融合的潜力,无论是从教育学视角来展开理论研究,还是在教育全过程中深入践,都是非常必要和值得期待的。
何叙[7]对体育思想做了一个定义,即对体育的认识,它是人们对体育的本质、特征、形式、功能、价值、发展规律、发展方针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的总和。另外,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是在中国进入近、现代社会,人类体育进入近、现代阶段以后所产生的,是人类近、现代思想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这个阶段,体育思想的主体始终围绕“健身强国,以实现民族复兴,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这样一个主题而展开。从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的传承与演变的轨迹不难看出,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的发展既遵循人类思想和体育思想发展的一般普遍规律,同时,又具有其自身的特色。
3. 国外学校体育思想传入将受到全面本土化改造;4. 学校体育思想体系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总的来看,纵览国外学校体育思想传入中国的百年历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浓缩国外学校体育发展理念、符合我国特定阶段学校体育发展需要的国外学校体育思想,经过自主选择、主动引入、本造,深刻影响着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伴随着学校体育的理论升华和实践创新,未来我国各种学校体育思想仍将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多元并存,共同作用于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
张磊[9]认为“身体”之于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研究来说,不仅客观内蕴其中,而且还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研究视角,具有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当前,在学生身体遭受严峻危机的现实境遇中,面对“身体”长期以来在学校体育思想研究中处于遮蔽和忽略的境况,亟待对“身体”在整个学校体育思想史中的地位和作用重新进行更高远,更全面,更深入的挖掘和定位。另外张磊在《身体: 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研究的重要之维》[10]中认为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研究的“身体”维度不仅能够成立,而且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基础性,本体性的研究维度,具有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花树洋[11]调查结果显示江苏省大多数民办高职院校设有体育教研室,有负责体育工作的校级领导,并把体育成绩列入学生评优的考核标准。多数教师认为校领导对体育课程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组织机构不健全,教学管理文件和教师考核档案不太完备,与江苏省教育厅颁发的有关文件要求相比具有较大差距。体育课时偏少,各校都有体育课程教材,部分教师认为现有的理论教材对民办高职院校来说不太实用。体育教学现状有待进一步改善与提高。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大多数女生没有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习惯。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方式多样化,男女生选择锻炼的方式也存在很大差异。
徐建平[12]调查发现许多高职院校沿用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观念,教学观念落后,教学目标不明确,缺乏职业教育特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单一,教学组织与教学方法落后。课内外结合不紧,课外活动组织管理差。教学内容缺乏有机衔接,体育教学与社会生活及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相脱节,职业针对性不强。教学评价,普遍采用终结性评价,缺过程评价,只有教师评价,没有学生评价,缺乏相应的发展性评价。
窦秀敏[13]认为体制以及运行机制的创新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大学体育目标更加关注个性发展的价值取向;大学体育课程内涵得到延伸,更加注重满足学生个体需求,注重学生个性和终身体育的形成;大学体育出现了多种教学形式,逐步走向开放式;大学体育和社会体育趋向融合。
刘婷[14]调查后认为山西省独立学院体育课程的考试评价方式较为单一,教学方法单一,山西省独立学院体育课程教学场馆基本能满足国家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建设有满足教学需要的室外田径场和球类运动场,但是缺乏一些综合性的室内运动场地。山西省独立学院w育师资力量的总体结构不理想,教师学历水平较低,缺乏具有博士学历的高水平体育教师。
综上所述体育思想是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体育课程是体育思想的重要体现和实践基础。另外,教育思想为体育思想提供了依据,是体育思想的本源;体育思想是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为体育课程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体育课程的发展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合理运用教学方法,科学合理的进行教学实践;这就要求我们应当积极的吸收教育思想和体育思想的精髓,将有益于体育课程发展的思想成分结合教学实践,从而进一步提高体育课程的质量,使教学过程有理有据,为学生创设有效有益的体育课程做好充分准备。
[1]李润中,王玉侠. 论体育课程概念的界定[J]. 琼州学院学报,2011,18(5):73-75.
[5]涂诗万.美国近二十年杜威教育思想研究新进展[J].教育学报,2012,8(2):101-112.
[6]刘峻杉.老子教育思想研究的中西比较及其方启示[J].教育研究,2012(8):127-135.
[7]何叙,律海涛,那述宇. 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传承与演变的轨迹与特色[J].体育科学,2012,32(9):45-51.
[8]梁立启,邓星华. 国外学校体育思想的传入及其对我国当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启示[J]. 体育学刊,2013,20(5):13-16.
[9]张磊,王健. 身体: 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研究的重要视角[J].北京体育大学 学报,2014,37(6):98-103.
[10]张磊. 身体: 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研究的重要之维[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32(2):219-223.
[11]花树洋.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54-55.
[12]徐建平.福建省高职高专体育课程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30.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1900年,梁启超刊文《少年中国说》振奋了无数的中国人,时至今日,再次读起时依旧是荡气回肠,勾起无限遐想。然,当青少年体质连续20余年下降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时,方如梦初醒。拜读业界名家大作,获益匪浅,欲借以手中纸笔谈谈个人想法。
作为体育教学的两个基本思想“体质论”与“技能论”是由现华东师范大学张洪潭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出提出的,当时就如何理解和处理体育教学中锻炼身体和掌握知识技能技术的关系,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这两种意见分别就代表着“体质论”“技能论”体质论观点认为:体育课的任务不是体育教学,而是对于学生身体的培育K1体育,主张目前的体育课由以往重视技术的传习转而重视学生的身体锻炼。技能论观点认为:体育课的主要任务是传授学生以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而增强体质这类问题应该是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等等共同完成的任务。
自《奏定学堂章程》中开设“体操科”以来,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经历了军国民体育思想、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和国粹主义民族主义体育思想(土洋之争)、体质教育思想、全面发展的体育思想、快乐体育思想,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形成了素质教育、以生为本、终生体育和健康第一的多元化并存局面。
军国民体育思想源于军国民教育思想,是由日本传入我国,由于清末明初的民族危机,以军国民教育思想为主导的学校体育主要被作为培养内忧外患的工具及文化传播和文化侵略的载体,在此背景下,学校体育所教授的内容则必然非常有限,主要以体操,尤以兵式体操作为其教学的主要内容,学习相关军事技能,比如步兵操典、射击教范、步兵战斗等等,不难看出从本质上,军国民体育思想下的体育教学内容可归为技能论。
实际上“土洋体育”指的是五四以后依附于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而产生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和20世纪30年代的国粹主义,民族主义体育思想。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下的体育教学内容教军国民时期发生了较大变化,“兵操”被正式废除,“体操”改为“体育”,田径、球类正式进入体育课堂,相比强制、呆板、乏味的军国民体育,自然体育有其巨大的进步性,然而也还是属于技能论范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民族存亡危在旦夕,要求发扬民族体育的上升,各地大办武官,学校体育教学内容要民族化,因此民族体育思想倡导者强调学校体育以武术为主。要求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民族意识,让其形成军事上、国防上所需的运动技能。因而在“土洋体育”期间体育教学内容还是以技能为主。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主张增强体质的“体质论”在1992年颁布的新《教学大纲》之后,逐渐成为学校体育的主导思想,虽然“体质论”也承认不能完全没有技术教学的内容,但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技术内容逐渐减少,而以体质为主导,这一时期可归为体质论范畴。
全面发展的体育思想其实是来源于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全面教育思想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将体育视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在学校教育中不仅承担着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任务,同时也要对学生的“德智美劳”负责。从体育教学内容来看,已经不像之前几个时期那么重视技能的教学,而越加重视学生在体育课上的锻炼,练习强度,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因而将这一时期也归为体质论。
在以往“健康”一词对于人们来说就是没有疾病,然而现在的健康观早已超越了之前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指一个人身体没有出现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快乐体育思想源于日本,王月华认为,快乐体育强调运动乐趣,能够激活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和身体锻炼的意识,以便体验体育运动中的无穷乐趣。张学忠等的研究认为快乐体育的优点是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运动和快乐,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方面老师不仅考虑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而且会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心理状态,笔者认为这样一种观念实际上已经不是单一的“体质论”亦或是“技能论”所能涵盖的,而应隶属于新健康观下的健康主导论。
学校体育教材分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理论部分的教材内容都有鲜明的思想性。如体育的目的和任务,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正确认识,树立为四化建设锻炼好身体的思想,把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为实现新时期总任务做贡献结合起来;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和方法可以启发学生敢于在各种不同条件下坚持锻炼,提高身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因此,体育基本理论教材是教师有目的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有计划地、统筹地安排好每学期的体育理论课,以期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体育教材的实践部分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属于体育运动的技术。每个技术动作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寓于教材和教学中的各种教学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思想教育。如:教授各种器械体操、跳跃项目便于培养学生勇敢精神;篮球、排球项目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维护集体利益,自觉遵纪守法和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练习中长跑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如本人在教授中长跑时,把技术动作认真讲解示范并提出了练习的要求,注重强调思想教育因素,克服紧张、畏惧和怕苦心理,运用心理暗示法,暗示自己体力好,感觉也不错,以达到稳定情绪的目的,用注意力转移法,使其把注意力转移到调整呼吸的节奏上来,这样既促进了他们充满信心地去完成任务,也使他们在努力完成任务时进一步磨炼意志品质。
在体育教学中,利用各个教学主要环节,进行课堂常规教育,使课堂教学规范化、制度化,通过课堂常规的建立和贯彻,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逐步养成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和一些优良的思想品质。
课的开始要对学生进行动员,提出本次课的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结束时要进行讲评总结。通过动员,对他们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通过竞赛和游戏,培养他们集体主义精神和果断、机智、勇敢、顽强的优良思想品质;通过队列队形的练习,可以培养他们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提高他们反映速度、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能力;值日生借还体育器材和整理场地,可以培养他们热爱集体、热爱公益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这样,将思想教育同体育教学中的组织与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又能增强思想教育的效果。
意志品质的形成总是和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在教学练习中增大难度、强度,使他们的意志品质在完成各种所能承受的运动中得到磨炼。学生在课堂练习中处于运动的状态,他们的思想品质上的各种弱点也会在练习强度和教学不断深入过程中表现出来,针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及时教育。
运用体育先进事例进行榜样教育:通过介绍我国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赛中所取得的新成绩,优秀运动员刻苦训练,为祖国争得荣誉,使我国在国际体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等,使学生在平时锻炼及学习中,能够以这些体育健儿为榜样,不怕苦,不怕累,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何谓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各类教育培养的综合,强调给予人从出生到死亡的连续教育,属于教育的子系统。从大体上而言,终身体育是由两个部分有机组成的,第一部分即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中,倡导学生不断参与各种类型的健身和锻炼活动,提升他们的健康水平,强化体质,让体育成为他们生命中的重要内容;第二部分就是强调在终身体育思想下,将体育整体化、体系化以及科学化作为最终目标,为各个领域的群众提供体育实践过程。
2.终身教育对于学生而言的意义。中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人一生中接触时间最长的体育教育阶段。在这一阶段,根据学生的性别、年龄、身心特点有计划地开展体育锻炼,既可以提升学生体质,又可以帮助他们掌握锻炼方法,为终身体育概念的践行奠定好坚实的基础。终身教育是体育教学的根本目标,这属于一种意识上的问题,只有学生对此有正确的认识,努力将其践行到日常生活中,才能够充分发挥出体育这门学科的价值。同时,体育有着极强的操作性,学生只有充分遵循相关的规律来锻炼才能够得到益处,因此,科学的锻炼方式尤为重要,而终身体育的培养目标不仅是要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理念,还要形成科学的锻炼方式。
1.革新传统落后理念。体育教学中,教学模式是其中的关键性因素,只要教学模式科学,符合学生兴趣与发展需求,必然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要将终身体育思想融入到中学体育中,就需要注重学生的健康发展、个性发展与个性差异,为此,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讲解+示范”的教学模式,多利用宣传、视频等方法让学生知晓终身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让他们知道,进行终身锻炼可以显著提升自己的健康水平和体质,帮助自己养成积极向上的锻炼习惯和运动能力,从而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
2.转变落后教学思想。在传统模式下,体育教师是体育课上的主导,很多教师也没有注意到开展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往往为了完成任务敷衍了事,更加没有深入践行终身教育的思想观念,这严重影响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在未来,教师需要转变这一落后的理念,从全局角度来看待体育教学,努力更新知识,把握好体育学科新态势、新型教学方法,在自己心目中树立起终身体育的思想,与学生建立起平等、互信的关系,做学生的引导者,而不是高高在上只会照本宣科的老师,还可以采用课外活动、宣传栏、体育课、课题专栏的形式为学生灌输终身体育的思想,让他们积极践行这一思想观念。
3.注意锻炼综合技能水平。运动技能可以让学生产生源源不断的愉悦感,唤醒学生的运动热情,让他们产生长期锻炼的意识,要想长期进行体育锻炼,必须要拥有长期锻炼的意识。中学体育教学不仅要提升快乐教学,还要让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注重理论学习,掌握各类运动的原理和作用,反复训练,将理论转化为行动。此外,在体育考核中,不能采用传统的评价方式,应该改革传统评价模式,不仅要重视技能和技术的考核,更要重视学生综合水平的考核。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日益要求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仅包括生活条件的改善,也包括保持健康快乐的生活状态。伴随着价值观和生活观的转变,人们更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培养,对健康和快乐的需求大大提高。同时以人为本的思想逐渐深人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必然要求整体协调与个体自由之间的灵活统一。这些变化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思想 20世纪70年代,联邦德国在对身体教育论的批判中提出了活动教育论,把运动的内在价值摆到教育的高度上来进行评价,认为体育教学是为了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和表现运动所必备的主要能力。在活动教育论的影响下,日本学校教育进一步进行创新,由此产生了快乐体育论。 快乐体育论把学校体育作为终身体育的一个阶段,把运动置于最终的目的,让人们从运动中体验快乐,并把它作为终生追求的目标。因此,快乐体育是一种从情感教学人手,对学生进行身体教育和人格教育的教学思想。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推行快乐体育,就是追求在理想的环境条件下,让学生体验到参与和创造的乐趣,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获得心理的和成功感,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快乐体育的产生是对传统的师生观、教学观、课程观的变革,其基本内涵包括:(l)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2)良好的师生关系;(3)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4)体育教学活动本身应是快乐的、有吸引力的;(5)思想品德教育和提高运动技能。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它是一个集合概念,包括: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其中任何一个单个阶段的体育都不能称终身体育,而只能称为终身体育的一个阶段。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推行终身体育的思想,就是要求学校着眼于未来,为使学生终身受益,让他们在学生时代在运动技能方面受到规范的教导,使其具备一定的能力和手段,在现在和将来都有意识有能力进行自我体育锻炼。 快乐体育和终身体育都是以运动技术教学为基础。 在此基础上,快乐体育突出学习过程的游戏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内容的游戏化。真正的快乐只有在需要被满足的过程中才能得到,而作为学生,基本需要就是获取知识,体育教学所传授的知识主要就是运动技能。终身体育突出在学习中获得长期效益,要取得长期效益,就必须掌握相应的技巧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后有能力进行锻炼。因此,二者都注重使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产生自觉自愿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以更适合素质教育的需要。 二、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现状分析 1存在的问题 调查表明,大学生毕业后72.5%的毕业生未形成体育特长,只有68.7%的人保持健康水平,只有19.5%的毕业生能够坚持体育锻炼。这说明当今的大学生体育课程近期效益不高,长期效益更差。而且,高校大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频率很低,锻炼时间短,有20%左右的学生根本不参加体育锻炼。大部分学生只知道体育锻炼对体质健康的影响,却不清楚它对心理健康、社会性健康的功能,对体育文化内涵和体育保健知识缺乏了解。许多学生对体育课持消极态度,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害怕上体育课。另一些调查发现,我国大学生中有约占18%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具体表现为恐怖症、焦虑症、多疑病症、强迫症、抑郁症和情感危险等。在体育教学中也存在很多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不良因素,主要有:害怕心理、逆反心理、依赖心理、焦虑心理、孤独心理、自责心理、过敏心理、冲动心理、反感心理、异性心理,等等。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生理和心理、体质和学习成绩,以及不良个性心理等方面的缺陷。这些都充分暴露出现有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不足。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经历了多次改革,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课程指导思想上还存在一些误区与偏差。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引进,终身体育思想己逐渐被许多国际体育组织、各国政府和广大民众所接受,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然而终身体育能否真正实现,达到终身锻炼的境界,关键还在于学校体育能否培养每一位受教育者具有终身保持和增进健康、从事体育锻炼的意愿和能力。因此,为了真正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作为终身体育的基础环节,高校体育也必须进行改革。但就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高校体育课的指导思想来说,并未将“终身体育”纳人其中,整个课程实际上仍沿袭着“阶段性体育教育”的观点,这种指导思想的偏差与滞后,极大地影响了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2.高校体育教育的不足 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高校体育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以课程为中心,忽视了学生主体的需要,要求主体符合客体的统一规定性,表现出严重的封闭性。具体表现为:(1)教学模式上,沿袭老师传授、学生接受的单向传习模式,学生往往都是被动学习,体育实践能力较差,创新潜力得不到发挥;(2)课程设置上过于单一,不能满足学生需要,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课程内容只包括正规的竞技运动项目,没有相关的体育文化、体育心理和体育保健知识,学生认识不到体育对于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而且很多学生感兴趣的新兴体育项目,在大部分学校尚未纳人课程项目;(3)教学形式上,很多学校仅限于课堂教学,没有相应的课外组织安排学生集中训练和竞赛。尤其是在目前大部分课程项目都是竞技项目的情况下,现有的教学组织形式明显是不够的;(4)评分体系比较片面,评分标准只根据量化标准和技能掌握程度,规定性过强,没有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不适应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 三、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思路 1.教学目标改革 以快乐体育、终身体育为宗旨,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快乐情绪和自我调节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体表现为:(l)自主参与: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2)注重成效:加强专项运动特长的培养,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一两项感兴趣的专项运动技能,具备持续运动的能力;(3)提高素养:加强体育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并使其获得学习体育文化的途径和方法;(4)协调发展:不仅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通过体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其身心和谐发展;(5)习惯培养: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方式和体育习惯,使体育和保健相结合,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6)情感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情绪调节能力,提高适应能力。#p#分页标题#e# 2.教学模式改革 过去的单向传习式课堂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学生往往都是被动学习,体育实践能力较差,创新潜力得不到发挥。目前改革的主要趋势是课内外一体化的复合式教学,把课外体育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课外体育更有利于体育能力的培养和体育习惯的养成。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和竞赛中,不仅能提高技能,而且激发了获取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主动学习能力,同时锻炼了运用知识技能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课外体育在学校管理、资源配置、锻炼时间安排、计划制定、手段选择等许多方面相对于体育课及运动训练都更灵活,适应学生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3.组织管理改革 过去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任务分解为主,以单项任务为管理单元。而在复合教学模式下,是以单项运动组织作为管理单元,学生通过参加这些组织,将课内和课外学习融为一体。学生不但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并且可参与这些课外组织的管理,学习热情大大提高。同时,每个单项运动又可分为初、高级形式,保证了学习的连续性和实效性。实行快乐体育要求教学风格化,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得到快乐。一方面,应鼓励学生勤于思考,提出质疑,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疑问;另一方面,通过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行提出解决方案,而老师在其中起着点化和启发的作用。 4.课堂教学改革 (1)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教学为辅,充分发挥学生个性。有实验表明,将快乐体育引人高校健美操教学,根据快乐教学模式安排课堂教学程序、组织措施和教学方法,学生的编排成绩、完成成绩、学习兴趣有明显提高;(2)采94用网络教学等多种方式为补充手段,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提高学生学习的自由度,有利于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计划,课内课外相结合。同时提供各种课外辅导站和竞赛机会,调动学生主动锻炼、参与竞争的积极性,使他们在体育实践中获得提高;(3)改革原有的评分方式,把重点放在对学生学习提高过程的评价,以是否获得成功体验和乐趣,是否提高了体育能力,是否养成体育习惯作为综合性评价标准。同时淡化学习的强制性和成绩的限制性,使学生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学分,更重要的是学到技能,形成对体育的良好态度。 5,项目设里扩展 根据学生兴趣和要求,吸收各种新兴运动项目,不断完善和更新课程结构。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计划,自行选择运动项目,充分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更增加了体育学习的乐趣。 综上所述,我国的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高校应该根据自身优势,以新的教学思想为指导,确立新的教学目标,积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传授体育基础知识和培养能力方面有所突破;调动学生体育兴趣,在促进学生体育习惯方面有所突破;提高学生素质,在发展个性方面有所突破。要构建符合本校特点的体育教学模式,并要与社会体育结合,进一步研究完善终身体育模式。
健康长寿一直是人们不断的追求,特别在工作压力加大和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健康管理更是备受人们的重视。人们为了加强对身体健康的管理,对于各种方法都跃跃欲试,其中,体育运动被公认为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对于大学生而言,培养终身体育的思想,将有利于养成一种良好的锻炼习惯,并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抵抗力终将有所提高。
就目前的体育改革情况来看,大学体育教学效果始终不够理想,那么将终身体育思想作为大学体育的主导思想也就显得愈加重要。
所谓终身教育,概指人们在其一生中所受到的所有不同的培养。终身教育在时间、空间和内容是均有其不同的特点。从时间上来说,终身教育在人的一生中都体现在空间上,终身教育扩展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而关于终身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从对知识、理想和人格的辩证统一出发,涉及智力、、审美、身体等众多方面,有着多种教育形式且要求它们之间紧密相连和协调发展。除此之外,终身教育提倡对每个人的个性和独立性均给予一定的尊重,而且人要能够自强自立并不断地发展自己。
终身教育涵盖了多种多样的教育内容,虽然终身体育只是其中的一种,但是不管在以前还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终身体育始终占有一定的地位。终身体育思想,是指一个人从自身出发,接受体育指导、教育并且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且在其一生中始终如一地坚持着,从而终身受益。此外,全民性、科学性、终身性和性是终身体育的四大重要特征,对于进行终身体育的人而言,他们的体育锻炼将会持续一生,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也应当融入终身体育中去,实现这三者的结合。
1.终身体育在时间、空间以及内容上涉及极为广泛,而大学体育只是终身体育中的一个环节,且主要集中在终身体育中间阶段,具有承前启后这样一个重要作用
在大学体育这个时期,学生所接受到的体育教育和之前存在有明显的差异,它更加正规和全面,而且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密集性。由此看来,学生的体育意识、技能和习惯在这个时段得到了有效的培养,这对于学生毕业后的生活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2.事实上,大、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之间存有必然的联系,在进行终身体育时应当将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于小学体育,其主要是以培育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为教育目标,而中学体育在此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大学体育则是以发展体能和发展学生个性为主,同时加强对于其体育意识和独立健身能力的培养。
大学体育教育主要采用选修的形式,然后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和特点,在运动领域和项目上进行适当的扩大,最终让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且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这为学生以后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培养自我评价能力和终身体育意识、提高自我健身技能以及具备终身体育本领打下了基础。
大学教育明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体育可以和终身体育混为一谈,它始终要和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
大学体育主要是针对学生以增加身体素质、提高体育技能、培养道德意识为目标进行的,它要求学生得到全方位的提高和发展。对于一名体育教师而言,必须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仔细的观察和了解,然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将过程与终结评价、教师与学生自我评价紧密结合起来,对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学习态度和表现进行考核。如此一个评价体系的建立,在促进学生特长发挥的同时,还减轻了学生的压力与负担,使学生对于体育学习产生信心和希望,是真正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
在大学体育的全部体育活动中,学生发挥着一定的主体作用,因此对于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意识的培养绝不可以忽视。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意识越来越强烈时,那么他们对于自我发展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参与表现的自觉性就愈强。如果学生能够自觉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时,学生自身的能动力量便可充分得以发挥,而且学生也会不断地对自我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进行调整和改造。众所周知,大学体育教学离不开课堂教学,所以我们必须着眼于对教学课堂质量的提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当对教材、教师、课的类型和密度进行科学的选择和设计。相信在教学效果提高的同时,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的时间分配也更合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更加突出。
由于大学生之前生活和受教育环境的不同,他们在运动技能、身体素质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水平均不相同,如果仍然一味地对全体学生采取一样的教学策略是不可行的。教师必须采取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取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使整体学生的体育技能都有所增加,教学效果也更加理想。教师千万不要忽视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个性特点,必要的时候可采取区别指导的方法,为学生选择合适的体育项目,增强学生对于体育项目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体育的乐趣所在,从而以一种良好的心态投入对所学项目的基本规则和动作要领的掌握学习中去。此外,还可以通过组建体育活动俱乐部的形式,带动所有学生集体朝着着终身体育的方向努力。
在终身体育理念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有目的地开展体育运动,同时也有利于养成自觉运动的习惯。新课程标准下,终身体育理念不断深化,最终发展成了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为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与积极性。基于此,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使学生正确认识终身体育理念,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学生能够发自内心地接受、喜爱体育运动。
体育教学的体系指的是,在一定背景育教学理论发生的转变,同时,也是构成教材、课程体系的基础框架。为了实现体育教学体系与终身体育思想的有机结合,实现体育教育中终身体育思想的切实贯彻,应在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差异化发展与个性的不同,在加强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基础上,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加强对学生体育运动能力的培养。
体育教育过程中,体育运动技能的学习至关重要,也是加强体育运动娱乐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身心愉悦的关键所在,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觉参与体育运动的思想。学生是否可以良好地掌握正确的体育运动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能否坚持体育锻炼,也是贯彻终身体育思想、是培养终身体育能力的有效途径。基于这样的原因,中学体育教育过程中,坚持快乐运动原则的基础上,也要深入挖掘学生的兴趣爱好,找到学生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进一步深化理论教学,使学生正确认识每一个运动的重点技能。学生通过进行长期训练,可以实现自身运动技能的提升。
就现阶段中学体育教育的基本情况来看,我国有部分中学使用了与终身体育基本思想具有一致性的体育教学模式,例如,体育俱乐部。这种体育教学模式摆脱了班级的限制,根据运动项目的不同来分配班级、开展教学活动,能够满足兴趣的差异性,同时也符合中学体育教育的“三自主”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应以学生的运动特点、兴趣爱好、程度的差异为根据,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不同的小组,学习内容的难度也应当有所差异,教师的指导方式也要体现一定的不同。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注重研究型学习,教师起到的作用是引导、推动学生体育学习的深化。除此之外,教学环节也要注重情感的融入,注重加强师生的有效互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中学教育阶段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学是学生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养成、发展与成熟的关键阶段,基于此,中学体育对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学体育教育过程中,应摆脱传统教育理念的桎梏、使学生正确认识终身体育理念、有机结合体育教学体系与终身体育思想、使学生深入了解体育运动技能,并要应用合适的体育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终身体育思想在中学体育教育中的切实贯彻。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众多的思想体系和哲学流派,其中,儒家思想的影响最为深远。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伟大的思想家、家和教育家孔子经其终生倡导历代儒家的发展,使中国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主流意识,作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逾两千余年。我国现代体育精神与儒家思想有很多的共同之处。儒家思想的核心思想是是“仁”,历来主张修身养性,重视人、自然、环境相互之间的和谐统一,它将修身养性、治国齐家、强身健体等各个方面结合在一起,体育文化思想融入在其底蕴深厚的思想体系中。儒家思想中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内外兼修、文武兼备以及保健养生的观念对我国体育文化的价值观和精神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儒家思想中,“仁”,是孔子的基本观念之一,其核心内容为仁爱、爱人、人与人相亲。“礼”是儒家的一种行为道德规范和基本的生活准则,是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贵贱、长幼、尊卑的一种秩序。儒家思想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具有独特形态的思想文化体系。儒家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了中国传统的体育文化。儒家的体育教育思想也是追仁循礼的。 孔子在体育实践过程中也是“扬礼”的,教育学生“不知礼,无以立也”。 不遵守礼,就是大不敬,儒家思想中类似言语和行为准则还有很多。
《论语・述而》曾记载:“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意思是说,君子立志在道,根据仁德而游学欲于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之中。六艺当中的射和御就很明显的属于体育教学的内容。如颜元所倡导的“文武相济”、“兵学合一”思想,希望教育的人才德智体全面发展。儒家教育着眼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类似于如今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
“养生”,一直就是我国传统体育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仁者寿的养生观点不仅在中国古代的养生思想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而且成为儒学体育思想的重要亮点。孔子认为在日常的生活中按照“仁”的标准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就能够实现长寿。[1] 儒家思想注重修身养性,把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整体,强调“天人合一”;把神与形看做一个整体,强调“神形合一”。这些思想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在传统的气功、武术和养生活动中表现得尤其明显,通过身体上的锻炼活动,促进人精神上的满足,从而调身养息, “坦荡豁达”保持健康的心态、达到锻炼意志的目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 [1],这是儒家思想文化的基本精神。正因这种奋发向上,拼搏,反抗精神, 对民族的凝集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融入了现代体育运动中,奥林匹克精神已慢慢渗入在现代体育思想意识中,如儒家思想倡导的身心和谐全面发展,对真、善、美的追求,把超越、进取、公平、团结作为一种竞赛原则,乃至一种竞赛精神。
为了实现儒学中“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就要培B出坚强的人格意志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儒家提倡了以射习礼。孔孟认为射箭必须先要“正己”,就像射箭一样先有个“瞄准”的过程,尽管射者瞄准了目标,但仍有不中的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不要怨天尤人,应从自身找原因这个过程也就是“至诚之道”。在孟儒家学说里,体育的道德意义是自我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例如现代运动员们遵守严格的科学训练和在比赛后的心态调整一样,都需要正己和自省。
儒家文化所宣扬的“礼”与“仁”,现代体育传承了儒家思想体系中强调整体性,团结互助和友爱的思想,注重集体利益,顾全大局。比如现在的很多体育项目就十分注重团队的整体利益,在比赛过程中各位队员团结协作,更需要一种大局观念和团结互助的精神,体育参与者们能形成比较和谐的团结合作精神,为集体考虑,然后共同进步,这样的配合与协作在集体对抗性项目中显得极其重要。
儒家理想社会的目标是“天下为公”和“大同世界”。大同理想的提出,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追求理想社会的美好愿望和对社会不和谐现象的批判。儒家所倡导的大同世界蓝图与现代体育思想密切相连,前者通过个体的努力,共同实现大同世界的和谐社会,这与奥林匹克精神中追求世界和平与民族团结的核心内涵所属一致。儒家思想中有具体的实践措施: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等,与现代奥林匹克精神中以文明的道德行为方式,公平、公正、公开地参与比赛的精神不谋而合。反之,面对体育界滥用禁药,斗殴,贿赂等违反体育道德的不良行为,极力克制。正确借鉴儒家优秀的德育成果,培养人们的“仁爱、礼仪、诚信”等良好的道德素养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儒家思想中的体育思想观念仍然有着突出指导作用和借鉴价值,我们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保健养生等体育思想文化的演进和发展过程中,都能够或多或少地寻找到儒家思想的存在,为中华民族的现代体育发展提供着丰富的精神营养。儒家思想体系中所蕴含的养生保健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养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他派别的养生保健思想以及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均有积极的影响,而且对于促进现代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起着有利的促进作用。在当今的各种体育现象中,我们需要对经典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地体现并利用儒家的经典思想,并赋予其新时代的精神内涵,使其在现代体育思想文化中得到很好地继承和发扬,才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1、在教学指导思想上,主张以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面向终身体育,从情感教学入手,强调乐学、勤学,育体和育心相结合。
3、在教学结构上,主张教学活动是认知、情感、行为的统一。强调体育教学应是融知识、情感与身体发展为一体的三维结构。
5、在教学组织上,主张严密的课堂纪律与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相结合,强调信息的多向交流与教学环境的优化。
快乐体育在教育论上,是以情感教学理论为基础,认为情感是知识向智力转化的动力,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桥梁,是人格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体育是满足人类个体及社会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一种实践活动”。(马克思语)因此,体育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的自觉、主动为前提才可能取得成效。
快乐体育的提出和实践引起了下列一些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1、改变了体育教学中单纯对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体力的身体教育观念,倡导从情感入手,在发展体力的同时进行知情意并重的人格教育。
目前,学术界对思想教育的主客体关系问题的研究,主要有教育者单主体说、主客体关系群说、主导主体说、双主体说、双向互动说、主体际说等多种见解,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其中单主体说、主客体关系群说、主导主体说已经受到严重的批驳,而双主体说、双向互动说、主体际说仍具有很重要的影响。但笔者认为目前所有的关于主客体关系的界定都局限在教育活动这一具体环节上,任何一种都不足以清楚地阐释整个思想教育过程中主客体关系的不同模式。
思想教育的层次性、多样性、动态性决定了这一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绝不是单一的、凝固的、线性的关系。从横向看,完整的思想教育过程包括教育者的教育实践、受教育者的内化和外化阶段、重新教育四个阶段,各阶段的主客体关系不同;纵向看,小学、中学、大学、社会各阶段思想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的性质、特点及其关系也各不相同。主客体关系的研究必须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具体剖析各种思想教育阶段、层次中的主客体的性质及其联结方式,寻求不同类型的主客体关系模式,以阐解、规范和指导现实的思想教育实践,并丰富、完善思想教育过程理论。这或许是思想教育过程主客体关系研究进一步深化的可行之路。
思想教育过程是一个充满矛盾运动的过程,思想教育过程中诸要素之间的矛盾双方既对立又同一,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共同推动着思想教育过程的发展,从而使思想教育过程必然呈现出自身固有的规律。因此,笔者将从各阶段具体的矛盾和规律出发,来探讨思想教育过程各阶段不同的主客体关系。
这一阶段教育者把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规范和理论知识传授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则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以自己已有的认识水平为基础,自觉地选择、消化、吸收这些思想品德要求,从而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在此阶段,思想教育的基本矛盾首先表现为第一种形态:教育者所表达的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原有的思想品德认识水平的矛盾及其运动。正是这一矛盾及其运动,构成了思想教育过程的第一阶段。
受教育者进入思想教育过程之前,就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想品德结构,达到了一定的思想水平。因此,教育者在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之前,必须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确定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相协调的教育内容,创设教育情境,择相应的教育方法,然后再实施教育活动。接下来,教育者通过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规范的传授影响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思想矛盾运动。受教育者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表现为教育者所传授的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规范与受教育者已有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否定性运动。这种否定性运动使得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诸心理要素呈现出此消彼长、此涨彼落的状态。只有通过教育者的教育活动,才能使这种状态向积极方向变化发展。这时,教育者的教育活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居于支配地位;而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状况,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居于从属地位。因此,教育者主动认识和改造受教育者,处于主体地位,而受教育者则是教育者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处于客体地位。
但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是自我教育主体,会自觉、能动地以主体视角审视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及其传递的教育信息的价值和意义,以自己的认知图式理解、评价、选择、内化教育者所传递的教育目的和内容,进行知情信意行的转化。这时就构成了基本矛盾的第二种形态:思想教育者传递的具体的思想教育目的、内容与思想受教育者接受可能性之间的矛盾。因此,受教育者主动去认识、选择、吸收教育内容,同时也主动去认识、模仿和影响教育者,受教育者就成了主体,而教育者和教育内容同是主体认识的客体。
所以说,在这一个独立的教育阶段,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是双主体的关系,但不是简单地因为二者都是人,所以都是主体;而是因为双方存在相互认识并施加影响的对象,才构成了实践和认识中的主客体关系。目前学术界种种主客体关系的争论也集中在这个阶段,必须加以严格的界定和具体的分析,才能弄清楚二者的关系。
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从知到行的过程,即知然后行,行深化知,知行互动,最终达到知行统一的过程。当教育者的教育活动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状况相协调时,受教育者必然主动接受教育,从而引起自身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思想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之时对自身已有一种评判性的自我认识,在思想教育者所传递的社会要求鼓舞下,在思想教育目的和内容的指引下,他会产生一种新的自我意象,那是一种更高阶段的理想的“应然”和“将然”状态。反观自身当下的现实状况,受教育者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自我教育期望和意向,形成一种较高层次的“心境”。这种自我期望将会增强他对思想教育目的、内容的理解、体悟和追求,也为他的自我教育设定方向,提供内在动力,令其不断地改造现实的自我,不断提高既有思想品德水平。当然,理想的“应然”状态的自我教育期望不能脱离实际,要接近“最近发展区”,要有不断接近,逐步实现的可能性,这二者之间的距离和张力则构成基本矛盾的第三种形态:思想受教育者在教育情境中达成的自我教育期望与自身既有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在内化阶段,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状况的运动成为这一过程的主要矛盾,居于支配地位;这时,受教育者作为主体,其客体指向自身的思想品德状况及其所接受的教育内容和目的。而教育者的教育活动成了这一过程的次要矛盾,居于从属地位。如果不明白这一过程基本矛盾的转化,就会误认为教育者依然是这一过程的主体,而对受教育者关注的不够,难以把握其中主客体关系变化的实质。
在教育者的帮助和促进下,受教育者把自身在内化阶段已经形成的思想品德认识自觉地转化为自身的思想品德行为,并养成相应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过程。在此阶段,基本矛盾又转化为第四种形态:受教育者内在的思想品德认识和思想品德行为的矛盾及其运动。正是这一矛盾及其运动,推动着个体的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行为。这一阶段的完成意味着他们能自觉、主动地用相应的理论框架认识问题,用相应的理性思维分析问题,用从思想教育过程中传承来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指引自己的生活实践;在新问题、新现象面前也能主动思考,积极探索解决方案。思想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发展是其自身知情信意行内部矛盾的客观运动结果,知情意信行的矛盾链接上了思想教育过程的作用链条,才使得思想教育过程基本矛盾转化扣住了关键环节。
在这一过程中,受教育者为主体,其作用的客体则指向自身知情信意行内部矛盾的客观运动。正确理解了此时受教育者是主体,学生的主动性就能更好地发挥,允许学生在学习上有适当的自主选择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创新人才,形成积极主动和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的新局面,才能达到我们实施思想教育的目标。
当然在内化和外化阶段,教育者并不是无所作为。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认识向思想品德行为的转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许多中间环节。只有促进受教育者的知、情、信、意、行五个思想品德心理要素的平衡、协调发展,才能实现这一转化。因此,教育者也不是孤立于过程之外,而是积极主动地对受教育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笃之以信”、“炼之以志”和“导之以行”。如果以教育者为主体,其实践和施加影响的客体应该是受教育者。
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相联系,把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行为所产生的社会效果进行反馈检验,进一步调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实施新一轮“两个转化”的行为,以便形成更好的思想品德行为和习惯的过程。在此阶段,基本矛盾转化为第五种形态:存在着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同思想教育过程的社会效果之间的矛盾及其运动。正是这一矛盾及其运动,构成了思想教育过程的第四阶段。这一阶段实质上是新一轮思想教育过程的开端。
重新教育阶段又分为信息反馈和评估控制两个前后相续的阶段。信息反馈是受教育者在先前接受教育者的自觉影响后,或在受到教育环境的自发影响后,把获得的认知转化为行为,反馈于教育者,使教育者了解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效果,或受教育环境影响的情况。在思想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总是会以各种方式对教育者施加的教育影响做出一定的信息反馈。这一环节中,受教育者为主体,教育者是其反馈的客体。
评估控制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思想教育过程的实际效果进行质的评判和量的估价,在此基础上,针对受教育者偏离教育目标的状况,对其予以“端正”,最终使其思想品德符合预定的目标。评估控制实质上是为了纠正思想教育过程的实际效果与教育目标的偏差。它是思想教育过程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它不仅标志着一个具体的思想教育过程的结束,而且为新一个思想教育过程的开始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并构成了新一个思想教育过程的起点。在这一环节中,教育者是实施评估控制的主体,而受教育者则是其进行评估控制的客体。
我们不妨把上文所分析的基本矛盾运动子过程和不同子过程中的矛盾具体表现形态和其中的主客体关系以图表形式展现出来。
综上所述,构建思想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它不但有利于把握整个思想教育的动态过程,而且有利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地位的平等,促进双方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期在更高水平上实现预期效果。同时,还有利于认识和把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更好地推进思想教育过程的深入发展。
[5]谭咏梅.思想教育课程教学主客体关系辨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